编写测试代码时,最繁琐的部分之一是将一些 公共的状态变量
设置为某个特定的状态。比如常见的场景:
- 测试开始时,打开一个数据库连接,测试过程中所有测试用例共享这个连接,测试结束时关闭这个连接
- 测试开始时,创建一个临时文件,测试过程中所有测试用例共享这个文件句柄,测试结束时关闭并删除这个文件
这种 被共享且状态变化次数很少的值 称为测试的 基境
,最佳实践是将测试代码中可以复用的部分 放入 基境
。
TestMain
函数运行在主 goroutine
中 , 可以在调用 m.Run
前后设置 钩子
函数。
如果测试文件中包含 TestMain(*testing.M)
函数,
所有测试方法必须调用参数的 Run
方法触发,如果不调用该方法,直接运行 go test
没有任何效果。 可以利用这一特性,
在 Run
方法执行前后分别挂载 钩子
函数实现 基境
功能。在 TestMain
函数末尾,应该使用 m.Run
的返回值作为参数去调用 os.Exit
。
首先写 4 个数据库的基础操作方法: 创建、更新、读取、删除,这里只是作为 基境
演示,方法内部并不会去实现具体的功能。
将如下代码写入 main.go
文件中:
package main
func create() {
println("create internal")
}
func update() {
println("update internal")
}
func get() {
println("get internal")
}
func delete() {
println("delete internal")
}
func main() {
}
将如下代码写入 main_test.go
文件中:
package main
import (
"os"
"testing"
)
// 基境初始化操作
func setup() {
// 模拟数据库建立连接操作
println("database connected")
}
// 基境释放资源操作
func tearDown() {
// 模拟数据库断开连接操作
println("database closed")
}
// 注意参数是 *testing.M, 而非 *testing.T
func TestMain(m *testing.M) {
setup()
code := m.Run() // 调用 m.Run() 触发所有 Test_* 测试函数
tearDown()
os.Exit(code)
}
func Test_create(t *testing.T) {
create() // 演示专用,内部不做任何测试
}
func Test_update(t *testing.T) {
update() // 演示专用,内部不做任何测试
}
func Test_get(t *testing.T) {
get() // 演示专用,内部不做任何测试
}
func Test_delete(t *testing.T) {
remove() // 演示专用,内部不做任何测试
}
在上面的代码中,4 个数据库操作函数,因为每个操作都必须持有一个数据库连接对象 (这里只是模拟, 并没有真正去实现代码),
所以这里可以将 数据库的连接和断开两个操作
提取为 基境
。 接着将 基境
放入 setup
和 tearDown
两个 钩子
函数,
分别对应数据库的连接和断开操作,最后将两个函数挂载到了 m.Run()
执行的前后,这样就可以自动化运行 基境
操作了。
$go test -v -count=1 .
# 输出如下
database connected
=== RUN Test_create
create internal
--- PASS: Test_create (0.00s)
=== RUN Test_update
update internal
--- PASS: Test_update (0.00s)
=== RUN Test_get
get internal
--- PASS: Test_get (0.00s)
=== RUN Test_delete
remove internal
--- PASS: Test_delete (0.00s)
PASS
database closed
ok helloworld 0.002s
从输出的结果中可以看到,第一行输出了数据库连接操作,最后一行输出了数据库断开连接操作,中间部分是 4 个测试函数。
本小节主要介绍了单元测试中 基境
的场景和基本用法,实际开发过程中,基境
的代码不会像示例代码中这么简单,会随着测试代码量的增加而增长,
比较好的实践是: 合理切分包、单个文件的功能和大小,将不同的测试函数进行分类,在这个基础上提取 基境
函数功能。